初夏的荆州市某三甲医院内,一群身着深蓝色工装的技术人员正在手术室区域紧张忙碌。作为本地智能化施工领域的标杆团队,这支来自荆州的专业队伍承接了该院洁净工程的全面改造任务。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升级、智能化环境监测平台部署、医疗设备联动控制模块安装……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现代医疗空间对智能化与洁净度的双重追求。
“医院洁净工程不同于普通建筑改造,必须遵循严格的医疗规范。”项目负责人指着正在调试的层流送风装置介绍道。在荆州开发区某生物实验室的既往施工经验基础上,团队特别采用了模块化装配工艺,既缩短了工期,又确保了武汉、长沙等地专家要求的洁净度等级。施工过程中,从洪湖市引进的智能压差监测系统与公安县某科技企业研发的物联网管理平台实现无缝对接,为后期运维提供了数字化保障。
穿过正在铺设线缆的走廊,技术员小李展示了为监利县某妇幼保健院开发的同类系统运行数据。通过部署在江陵、南县等医疗机构的实际案例积累,团队形成了涵盖岳阳、华容等不同规模医院的改造方案库。在沙市某医院ICU改造项目中首创的"动静分区"智能化管控模式,现已推广至石首、公安县等十余家医疗机构。
在设备机房,工程师老张正调试着最新引进的德国传感设备:"这套系统能实时监测0.3微米级微粒,配合洪湖开发区生产的国产过滤装置,整体造价降低30%却能达到同等净化效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团队在武汉某三甲医院项目中验证的"智能消杀机器人+环境监测"联动方案,此次也首次应用于荆州本地医院。
从长沙引进的BIM建模技术让施工效率显著提升。通过三维可视化模型,岳阳、监利等地业主能直观查看管线布局,而集成公安县某软件公司开发的运维管理系统后,院方可通过手机端实时查看开发区、洪湖等分院区的环境数据。这种"本地经验+跨区域技术整合"的模式,正在湖北、湖南两省医疗系统内形成示范效应。
施工队长王工指着刚完成调试的数字化监控大屏说:"这个平台接入了南县某科研机构研发的AI预警模块,当温湿度或微粒浓度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华容某企业生产的应急净化设备。"在完成荆州主城区项目后,团队还将赴石首、监利等地开展乡镇卫生院改造,让智能化医疗环境覆盖更多基层区域。
夜幕降临时,施工队仍在进行最后的系统联调。从武汉某设计院赶来的验收专家表示,这种将荆州本地施工经验与长沙智能化技术相结合的改造模式,为湖北乃至华中地区医疗空间升级提供了新范本。随着最后一道设备检测完成,标志着该院正式迈入智慧化洁净空间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