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加速布局城乡充电网络 148个新能源充电位即将全面投用

2025-05-12 通信

 

一、智慧充电网络覆盖城乡
随着100辆新能源农村客运车投入运营,石首市正式启动"城乡充电设施全覆盖"工程。该市以客运枢纽为支点,在汽车客运总站、12个乡镇运输服务站及绣林、江北两大公路服务区同步建设充电设施。特别在乡镇站点创新采用"交通+能源"模式,每个综合服务站配置3-4个充电桩,形成15分钟便民充电圈。

二、分阶段建设成果显著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整个工程包含74台智能直流充电桩(148个充电终端),采用"一桩双枪"设计提升使用效率。建设进度显示:

  • 客运总站已完成26桩智能设备安装

  • G234绣林服务区6桩进入调试阶段

  • 9个乡镇站点实现3桩/站标准化配置
    截至2月初,横沟市镇等3个站点已完成34桩(68枪)建设并试运行,其余40桩正进行设备联调,所有设施预计3月底前正式启用。

三、高标准配套保障服务
每个充电站点均配备:
√ 智能功率调节系统
√ 防雨防晒充电雨棚
√ 24小时监控设备
√ 应急消防装置
在客运总站施工现场可见,技术人员正通过专业检测设备进行电路稳定性测试,确保充电设备适配不同车型需求。新建充电桩均采用国标2023版快充技术,单枪最大输出功率达160kW,半小时即可为客运车辆补充80%电量。

四、助力绿色出行新时代
该项目的建成将实现:

  1. 乡镇新能源车充电半径缩短至5公里

  2. 年减少碳排放约1200吨

  3. 客运车辆运营效率提升40%
    "我们正同步开发'智慧交通'APP,未来可实时查询充电桩使用状态。"市交通局新能源办主任表示,该项目是落实"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举措,后续还将拓展光伏车棚等绿电应用,打造鄂南地区绿色交通示范样板。

     

    五、技术创新赋能高效运营
    新建充电桩全面搭载智能负荷管理系统,可根据电网负荷动态调整充电功率,避免用电高峰期的电力冲突。每台设备均配备5G通信模块,充电数据实时同步至市级智慧交通平台,实现故障预警、远程重启等智能运维功能。据测试,新一代设备充电转化效率达96%,较传统设备节能12%。

    六、民生工程惠及多元群体
    除保障农村客运车辆外,充电站特别设置30%的公共充电车位,同步满足三大需求:
    1️⃣ 乡镇物流电动货车充电
    2️⃣ 乡村旅游新能源巴士补给
    3️⃣ 村民私家电动车应急充电
    高陵镇服务站充电区现场可见,充电车位采用"大车位+小车位"混合布局,配备8米超长充电线缆,完美适配微型车至中型客货车等全系车型。

    七、生态效益可视化呈现
    项目启用后,预计年充电量将突破580万度,通过电子屏实时展示减排数据:
    ☑ 折算节省标准煤204吨
    ☑ 相当于种植1.1万棵乔木
    ☑ 减少PM2.5排放23公斤
    市环保部门将据此建立县域碳积分系统,新能源汽车车主可凭充电记录兑换生态礼品。

    【趋势前瞻】2024年将推进三大升级

  4. 光储充一体化:在团山寺等站点加装光伏车棚,实现"阳光充电"

  5. 车网互动(V2G):试点客车电池反向供电功能,平抑电网波动

  6. 跨县联通:与邻县共建充电走廊,破解长途出行补能焦虑

  7. 权威声音
    湖北省交通运输研究院专家指出:"石首模式创新了城乡充电设施共建机制,其'交通站场+充电网络+绿电应用'的三联模式,为县域新能源基建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方案。"

    互动话题
    #新能源下乡充电那些事#
    您认为乡镇充电站还需要哪些改进?
    □ 增加夜间照明 □ 配备休息驿站 □ 开通预约功能 □ 扩展换电服务
    欢迎在"石首交通在线"抖音号参与讨论,留言建议有机会获得免费充电券!

    【用户见证】
    "现在跑乡镇线路不再焦虑电量,午休时间就能满电出发!"——农村客运司机李师傅
    "充电站雨棚设计很贴心,下雨天也不用担心设备故障。"——新能源车主王女士

石首OLT维护周期表制定及突发故障应急处理预案-东捷通信
返回列表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18761910086 扫描微信